2008年5月12日 星期一
(專欄)牛肉情缘
牛肉,是我吃过的肉类中,觉得口感最好的一种,虽然尝试过的来去只有几种家禽,不足为谈。
本地华人家庭较少吃牛肉,大概是因为拜观音的缘故又或者新鲜牛肉难寻吧!除了港式餐饮店,普遍酒楼、餐馆或是家庭式的佳肴小菜,一般上较少看见牛肉的踪迹。
在这里,最常吃的也只有牛腩和牛肉面,小时候还经常被爸爸带着去吃。那时候吃的牛腩面多数是味道浓烈,且辣中又带点呛鼻的浅褐色汤底。
大学时代经常光顾的店,是茨厂街那里的两家老招牌。先喝一口以牛大骨熬煮成的汤,汤底很清澈,味道鲜甜富牛肉味,跟我小时候吃的既浓又辣的汤有所不同。再吃一口黄面配牛肉、牛杂、牛腩、牛筋或牛丸,洒上翠绿的葱花,伴佐他们自制的辣椒酱,吃后汗流浃背但满足感伴随着圆鼓的肚子。后来,吃过台湾式的牛肉面,竟跟小时候吃的那种味道有点相似,只是汤更浓稠,边吃边抹汗。
几年前,在墨尔本小住了一段日子,常有机会尝试各种以牛肉入菜的食物。一开始吃的,是香港人最为熟悉的菜心炒牛肉和干炒牛河。从那时候起,发现牛肉真是一种美妙的食物。
烹调得宜的话,它肉质十分松软,咬下去肉汁四溢,香气弥漫口腔。尤其干炒牛河,甚至让我有种非常深刻的体会,要是把牛肉换成猪肉或是鸡肉,肯定黯然失色。尽管如此,它与本地的蚶炒粿條却有截然不同的风味,各自精彩。在那里,也曾多次光顾越南区有名的越南牛肉河粉。一把牛肉片放在滚烫的汤里头,下面就是河粉了。上桌时,看见生牛肉在汤里瞬间由红转暗,捉起一把豆芽和薄荷,放进去浸片刻,滴入少许鱼露和辣油。筷子夹起时袅袅白烟,吃进口里感觉牛肉还未熟透的鲜嫩感。
另外,尝过铁板牛肉、牛排、牛肉汉堡和焖牛腩等等佳肴之后,已经对其他肉类兴趣缺缺了。
其实,有些人会害怕煎3至4成熟的牛肉,切开来血淋淋的样子;若难以接受大可将之处理得6至7成熟,毕竟 煎至全熟还真难以咀嚼啊!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並期待繼續收到你的留言 ★ヾ(*´∀`*)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