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又以“心情有点不知怎么形容”来做开场白。近几天来,赶赴了几场面试,身心都感到疲惫...终于,来到最后,还是必须下定决心,开始新的生活。
一时之间,要说的话很多却难以下笔...怎么说呢?毕业后陆续找了十多份工作,从很多份面试中,选了一份还不知道有没有选对的工作。
开始的时候,一直对自己没有信心,认为没有公司会聘请自己,而事实却刚好相反。对方的“你的条件不错”到底是以什么作为标准呢?本身的大学毕业文凭?成绩?或是相关课系?都不是。他们对申请者的要求不外是肯吃苦,工作超时,却不另补工资。他们要求申请者拥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却只愿意给RM1000或更少的薪水,试问我能供得起一辆车吗?他们总要申请者做更多,为公司付出更多,却不发任何津贴。在他们眼中,大学毕业生都不肯付出也不能吃苦,是典型的草莓族。这观念,甚至已经根深蒂固种在大众的心中,我们一毕业,就被这种所谓的观念紧紧套牢在身上,谁想过我们的苦处?
现今社会,身处在这繁华的大都市,生活水准越来越高,但薪水依然处在水平下。身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热晒雨淋,东奔西跑,付出的努力绝不比做会计的少,甚至可说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他能得到的报酬,只有看不见的所谓成就感。薪水呢?远远不及只有中五毕业的普通书记。“你的薪水要求太高。”是我出席每一场面试都听到的同一句话。也许我们没有相关经验,是不该要求高薪。但这一个数目,是左计右算之下,所得的仅仅够还屋租水电家用和贷款,已经没有办法存钱之下计算出来的。
以前人家说,将来要找到份好工作就要努力读书,念到大学。但现在,大学生薪水比中五毕业生或学院毕业生底,讽刺说一句:“我们应该念到中五毕业就算了。”如果不能吃苦,我不会申请了十多份工作,然后找地图路线,不管地点有多远也搭车转车再走路去找面试地点,为的就只是一个机会。当我赶到目的地,坐下抹汗时,对方一句:“因为一些原因,我们暂时不请中文编辑了。”当我坐在对方公司的楼梯口,等了两小时多,对方却告诉我:“你的月薪只有RM900。”
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而感到骄傲因为现在大学生比比皆是,多我一个不算什么。我要的,到底是前途,或是面包?为了学习更多,我要牺牲面包吗?我热爱这份工作,但为了面包我要舍弃吗?不管怎样,新工作要开始了,希望新工作能学习更多,累计很多对将来有利的经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並期待繼續收到你的留言 ★ヾ(*´∀`*)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