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不肯接受访问
在街头访问的过程中,记者经常都会饱尝受拒的滋味,原因除了受访者害羞、深怕自己样子不上镜或者有恐措辞会得罪政府或别人之外,原来也有人是接受过访问以后,发现记者的不良作风,包括新闻不忠于事实及隐瞒身份。
日天前往购物广场进行有关汽油起价后的相关报导,一名受访者在接受记者访问时,全程表现得小心翼翼,而且还一度要求记者不要在访谈内容或新闻标题上大造文章。
记者起初不以为意,毕竟许多人会受到一些报纸的yellow journalism(黄色新闻;煽情主义)作风所影响,意思是以夸大渲染的手法报导新闻,来迎合大眾口味,进而刺激报纸的销量。所以部分读者认为,记者定会在访问后,为了引起迴响而夸大有关事实。
可是后来,该受访者却表示这并非他认为,而是却有其事。他说过去曾被某报记者访问有关某建筑分层地契的问题,问及店舖租金多少时,他回答该店是买的不是租的。谁知,隔天新闻却张冠李戴,错误引述他说店铺租金昂贵。
更让人吃惊的是,他说:“接受访问时,我询问他们来自哪家报纸,他们说是星洲日报,可是我的照片和有关新闻却出现在其他报。”
因为害群之马的不诚实而造成其他记者被质疑,如果这是读者看到记者就说没空的原因,那实在悲哀是一件悲哀的事。
希望记者抚心自问,有则改之,无则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並期待繼續收到你的留言 ★ヾ(*´∀`*)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