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陸老事件簿



新年氣氛越漸濃烈,報館洋溢一片喜慶歡樂氣味,尤其這兩天,吃的吃吹水的吹水,過了截稿時間后就開始吹,6時多仍未察覺...感覺很好。

好幾天沒有上網寫部落的心情,昨天忽然思緒翻騰感覺濃烈,因為大家都在為陸老事件高談闊論。為什么呢?因為有爭議,所以聲量自然高。加上不忿啊、笑聲啊,和埋怨等,令我很想將那些與同事討論的內容及見解記錄下來,最后卻又因工作太過勞累而放棄。

在同事上瓜登打戰,我們幾個留守大本營的那兩星期內,沒有他們的聲音,報館也是冷清清的;如今大家又像以前那樣聚在一起,偶爾討論國家大事,即使是吵,都是良性的爭拗。

回到陸老事件。我不是馬后炮,我們昨天所討論的,今天的當今大馬獨立新聞在線都已經刊登了。其實不只是我們,連小學生都知道的簡單道理,為什么一本本地的“壹周刊”雜志要當讀者是傻瓜?

一看昨天的《中國報》頭條,一張很吸引的大照片,眼球自然像磁鐵一樣被吸住,再看斗大的標題“鐵證如山”! 沒錯,我承認很白癡低能的我,當時腦中閃過的念頭就真的只有“鐵證如山”,再加上心中默念的幾個字:“陸老今次有難了... ”

一份這樣的報紙,以“詳細報道請見最新一期《風采》”的辦報方針,為求刺激銷量而成為幫兇,這樣和那本“引君入瓮”的本地版“壹周刊”又有何分別?

如果你沒追看這則新聞,可能未明白我在講什么,請先到上述兩個link看一看【5大疑點】再講吧!OK,回到正題,我們昨天談到的也正是那5大疑點,小學生都會天真地問的問題。

小學生A:“明知道陸老是醬的人,做么還要坐在他旁邊哦?”
小學生B:“做么他kiss她,她不會還手/ 拒絕/ 躲開/ 離開...?”
小學生C:“做么她的那些朋友不會幫她的?而且照片還是依序排列的呢?”
小學生D:“相片里面的她還笑到很開心噢。”
小學生E:“她那2男1女的朋友也阻止不到一個老人家么?陸老醬勁?”
小學生F:“做么她過后才講很生氣wor?生氣又不報警?”
小學生G:“沒有男記者嗎?不會叫男記者采訪陸老?非要讓個女記者去探龍潭?”

顯而易見,或者我用不能排除這個字眼,該事件中的女主角及男女配角是社會新人類/實習生,可能在采訪主任軟硬兼施之下,又或威逼利誘之下前往“吸取更多采訪(難得)經驗”,所以自愿演出這齣大龍鳳,set定一個深阱讓陸老掉下去。

我同事很激動,“陸老不是沒有錯,但是他們這樣去惹他,和一個明知對方是強奸犯,還要穿著暴露在他面前晃,有什么分別?”

那封聯署講得很清楚,此案是非曲直,社会自有公评,但《风采》以号称听取陆老说辞为由,派遣女记者采访,事后逞尽其大力揭露之能事,指责陆老再次犯下性骚扰之罪;细察其报道再加上陆老儿子陆华宗之澄清,其过程疑窦甚多,动机可疑,难解商业利益炒作之嫌,于新闻伦理不符,令人诟病

《中国报》应该以正确、负责任和专业的态度,提醒社会处理记者职场性骚扰案件的正确程序,例如在媒体组织内设立防范职场性骚扰委员会以处理性骚扰申诉、主动侦查相关事件并协助受骚扰记者以正当法律程序来讨回公道等,而不是以商业利益共谋在前,配合《风采》恶质炒作手法,虚饰关怀在后,掩盖《风采》主管对于性骚扰事件毫无作为,目的在于为自己的商业利益炒作行径脱罪。”

無論你如何看待這件事,但經過和同事及同行討論后,我深知凡事不要單看照片及標題就妄下定論。當然,之后我也看了其他后續新聞及相關報道,相信你看了之后也會很容易看出其中動機。

為新聞界的不幸,大家來默哀半分鐘。


相關文章:

风采面市中国报图文并茂报道 陆老又亲记者新闻惹设计之嫌

采访主任暗指陆庭谕知道采访 萧宏隆:记者没机会表明身份

6 則留言:

  1. 對了,記得也要看看那些link,里面每篇文章最下方的【讀者來函】,很精彩,例如這篇:

    我的意见是回应: 采访主任暗指陆庭谕知道采访 萧宏隆:记者没机会表明身份
    个案一:

    我知道街上有很多攫夺匪,所以我特地把钱包提在外面。我是为了要普度那些攫夺匪,要他们改过;结果,我被攫夺了,然后我还大刺刺的说:“原来攫夺匪真的会攫夺,他们还欠我一个sorry。”

    个案二:

    我知道绑安全带的重要,可是为了测试警察有没有贪污,所以特地不绑。结果,我被罚款了,我还大刺刺的说:“原来不绑安全带真的会被罚款,警方还欠我一个sorry,因为我只是要测试罢了。”

    个案三:

    我有信用卡,但是我为了帮助银行赚钱,所以我狂刷卡。结果,我背了一屁股债,更加证明了信用卡利息是如此高,我还大刺刺的说:“银行欠我一个sorry,因为它没有告诉我后果会是这样。”

    看完了以上三个个案,你不要以为和《风采》事件无关。要知道:

    (一)存心制造事端的人,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制造事端。

    (二)聪明的人不会做出“毫无防范”的工作安排。

    (三)有些人会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然后得利;可是往往这些笨蛋会留下很多破绽。

    如果你是女的,去问问你的男同事:“我在你面前被人轻薄,你会怎样?”

    正常的男人会说:“拉开对方,终止采访”,而不是刚好按下快门,拍下甚多照片。哈哈哈哈!

    來自:jovis
    http://www.merdekareview.com/reader_view.php?id=7660

    回覆刪除
  2. 昨天在樂園看到這篇報道的時候就知道內容不是醬簡單的,為了爭第一,為了當頭條,為了每個人手上都看他們家的報章,這群記者可以不要臉到這樣的程度真的很叫我吃驚。當記者當到這樣還有尊嚴嗎?

    為你捏了一把冷汗 -_-"

    回覆刪除
  3. jean,干嘛為我捏把汗啦?我慶幸自己不是他們報紙的人,也不是他們雜志的人。

    今天看到他們刊登的“告讀者書”里頭說著“新聞就是新聞,只有有價值的就會刊登。”我很無言。我不否認他們的講法,但是身為媒體,我們都知道我們有社會責任,一旦刊登出來的東西可能因此而影響許多人,所以我們是可以選擇是否要刊登的不是嗎?

    那幾個新記者/實習生也只是他們的白老鼠而已。希望他們經過此事后會反思,以后還值不值得為這些媒體打拼下去。

    回覆刪除
  4. 為你捏一把冷汗是因為你也是當記者啊!
    看到這些記者的為了炒作新聞的心態,我正想著讀者會不會都把所有的記者都一概而論了,以後你們到外頭去幹活辦事做專訪遇到的問題相對的會更難於應付了。希望是我多餘了,更希望你一切都順意。新年好啊!lol

    回覆刪除
  5. jean,一概而論我想是難以避免的,很多人對記者還是存在一定的偏見。

    “記者是沒事找事做,沒新聞就制造新聞的破壞社會安寧分子。” 噢,我見過的部分市民這么說。

    不必等以后了,這種難以應付的場面相比是存在了數十年吧。當然不可否認還有很多人是支持記者的,一個人怎么想,別人可控制不到他,這與他本身從小到大接觸什么樣的刊物有很大關系,所以做媒體的要記住,以本身的能力盡社會責任,去教育社會是最大的任務。

    祝你新年快樂哦。很希望以后有機會飛去探望你,吃你做的蛋糕。

    回覆刪除
  6. 你說的是,好人堆里有壞人,壞人堆里也有好人,這是看你用甚麼心態看。甭管人家怎麼看,做好自己就對得起大家了。平常心就好。lol

    希望我能快快回家然後給你們做好吃的蛋糕。lol

    回覆刪除

謝謝,並期待繼續收到你的留言 ★ヾ(*´∀`*)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