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日 星期五

雨中走澳門 @第四天

早兩天在珠海看當地新聞時,就提到澳門政府正在打擊一些將住所或者空置組屋出租予游客的市民。將這些游客帶返住所,無論是深夜時分拖拉行李,或者將陌生人帶返該座樓宇,都影響到該座組屋住戶的日常作息。

沒想到,我們在到了澳門之后,也是通過這些私人客棧租賃一晚住所。那是個不愉快的經驗,希望大家以后到澳門,就算租金貴一些都給吧,誰叫澳門寸土都是黃金。

睡醒一晚后,今天的行程也被打亂了。原本想著這天在高士德區的話(民宿地點),一早起床就直接搭巴士去那間歷史最悠久的《龍華茶樓》吃點心,然后走紅街市和二龍喉公園上松山塔,然后去皇朝看盛世蓮花... 不過因為身在友誼大馬路這里,已經不怎么可能了。所以,我們首先須找到已經預算在網上訂好的民宿,而這間民宿是有向政府注冊的,那里的阿姨十分贊,一定要給她宣傳一下。

4th day
9:30am 離開昨晚的私人客棧后,乘搭德士前往《右近橘次郎之家
10:00am 休息片刻后,民宿阿姨建議我們今天往下環一帶。
10:30am 在附近的賈伯樂提督街《光輝咖啡》吃云吞面。
11:30am 搭巴士前往下環區,即媽閣廟、亞婆井等景點。
1:00pm 到《義順牛奶公司》吃燉奶,郵政總局寄明信片、逛附近商店。
3:45pm 回民宿休息
6:30pm 搭巴士去板樟堂巷《大人美食》吃晚餐,然后去新八百伴,新葡京。
11:00pm 回民宿過一晚

順便正在這里提一下澳門的德士。在那里駕德士真的是一門很賺錢的工作,用一分鐘幾十萬上落這種形容詞來形容他們的態度就最適合了。你遲幾秒上下車,他們都會催促你,用很急促和不適當的語氣問你要去邊度。可能我們運氣不好,遇到的都是這樣,最后一天去威尼斯那個司機還好一點,不過德士費我覺得有點貴。

起表(前1600米)收13元,每230米一跳收1.5元,停車候客每60秒收1.5元,如有行李每件加3元。從氹仔往路環附加費2元、澳門往路環附加費5元,机場載客附加費5元。我們從友誼大馬路去士多鳥拜斯大馬路,德士費加行李28MOP

而巴士,相對來說就經濟得多了。在澳門要搭巴士是很方便的,巴士站分布在很多條街道,隨便找到一站,看一看站點就能去到你要去的地方。不需要等很久,每次搭巴士是3.20MOP,有些則3MOP。第一次搭澳門巴士是AP1,那名司機人不錯,看我們拿著這么多行李,零錢不夠也不強迫我們一定要給足,還叫我們找位子坐,不用站著,這里挖錢哪里找錢的這么狼狽。除了我們,我看見他對其他搭客都一樣,態度十分好。

之后陸續搭巴士,就沒有這么好運了。臭臉的司機就很多,問一問多少錢,他就擺一張你是白癡的臉,問回我:“我睇你書都不似讀得少哇,你自己唔識睇ga,三個人幾多都唔識計,仲要我呢個阿伯來計俾你聽?”

火都來,但基于我要維護我們馬來西亞人的風度,只是好聲好氣回答說:“我們是游客,不懂哪里有寫有什么出奇?我不是不懂得算,只是不知道一個人多少錢。”我不想大庭廣眾跟本地人吵。那輛巴士里還有很多游客,我其實也不必說些什么,因為該名澳門巴士司機已經替澳門宣傳了。

話題轉回今日走過的地方。放下行李之后,我們已經饑腸轆轆,趕緊到外頭找早餐。走了不久,看見一間很多人的食店。澳門很多食店面積都十分小,搭臺也是很普遍的事。而且吃完要趕快走,不要妨礙還在等待的客人。所以,我發現了,這里的人吃東西都比我們快多了...壓力真大 (-_-")

在這里,很多食物的名稱都不是我們熟悉的,干撈面叫撈面,孖面就是雙拼,還有很多我聽別人叫的,我不記得了,通常都是要干還是湯。那里的面不是那種叉燒和云吞或者冬菇雞腳,而是豬扒還是火腿或午餐肉的干撈面。我們叫了三碗都是湯的,沒什么特別,只是云吞比較大只。爸爸發現了一大特點,就是澳門的茶特別貴。奶茶冰或是什么茶,也要14MOP或以上。所以,我們的早餐三杯茶三碗面,用了72MOP.




☆媽閣廟
在下環的第一站,我們來到媽閣廟。這站除了阿嬸和阿婆類的游客特別多之外,乞丐也不少。廟外面就是一排的乞丐,全部都是年邁的老婆婆。我還在這里發現新大陸,就是郵票販賣機,很有懷舊feel,我站在那里研究了很久,也被機吃了塊半錢,郵票跌不出來><" 呀,簡直浪費我的時間。 拜神這家事情真的不怎么適合我們,看完廟后,天空也開始下起毛毛雨了。我們走到廟隔壁的海事博物館避雨,看一看原來要買入門票,沒有打算進去看,一來我們不想將時間用在不感興趣的事物上;二來還要買門票。(結果回馬后,才想起我想去的消防局博物院沒去到!)


媽閣斜巷(萬里長城)
然后,我們撐著雨傘繼續逛街。在廟的另一方又看見鉅記餅家》,幾乎整個澳門都有它的影子,不過它的紫菜肉松鳳凰卷和肉干又確實很好吃。在那里,我們依著媽閣斜巷(萬里長城)而上,一路走就看見了港務局大樓亞婆井前地以及鄭家大屋。這些地方都很有歷史價值,但其實沒有什么可看性,我們以慢走的方式邊走邊欣賞這些澳門古老的文化遺產。

走過大街小巷,路上也看到一些很特別的店鋪,比如你看到有賣槍的啦,還有一整街都是補習中心,和一間小學,學校外面貼著小學生的畫作,的確超水準,之后有看見《盛記粥品》,也是旅游書推薦的呢。之后我喜見一見面包店,走了進去找豬扒包,因為我來了一天也都還未吃過呢。買了兩個,一個豬肉,一個則是雞肉,感覺很不錯,肉質很軟,汁液飽滿,最重要是沒有大三巴那帶這么貴。雨越下越大了,我們到前面的圣老楞佐教堂避雨,原來它是澳门最古老的三大教堂之一。里面寧靜的氣氛與外界隔絕了,最適合靜坐禱告。再走下去,老人家開始抱怨我帶他們去哪里了,腳好累啊。本來想去澳門旅游塔的,眼看他們這么累,不想再找了。所以我們就決定放棄。

人家說,澳門這個地方,無論你怎么拍都漂亮,說得真對,沿路上盡是美麗的葡式建筑物,如果有廣角鏡就好了。最可惜的就是下雨天,令我們每個地方都不能停留太久,而且我連民宿阿姨介紹的《長城燒烤》也忘記得一干二凈,之后再翻看網站推介,原來評價也不錯。




義順牛奶公司
不走也不知道,原來從媽閣廟到噴水池也不是太遠。我們從教堂出來后,不記得怎么走,就已經看見崗頂劇院,墻面的顏色和路氹的住宅博物館是一樣的粉綠色呢。之后,順著往下坡右轉就回到新馬路的噴水池了,也就是民政總署大樓那里,我們第一天到達的地方。

到了那里,當然不要錯過了就在噴水池旁的《義順牛奶公司》。一進門就看到人頭涌涌,看來大家也是沖著他們的名氣而來。我們找到位置后,要了一個雙皮燉奶、一個姜汁撞奶和熱紅豆燉鵝蛋。真的很滑,好好味。就因為絡繹不絕的客源,大家都抱著必試的心態到來,所以店家的價錢才能設得這么貴,一碗小小碗的燉蛋,16MOP注意:“不消費者,要另外收費”,不要霸著人家找吃的位子。

吃完甜品,我們到watson,也就是澳門商務旅游中心隔壁那里看司棋姐和修哥他們來宣傳代言的保健品。哇噻下雨天還這么多人。。。我干脆去買魚蛋吃好了。不好吃><" 所謂的咖喱味真不知如何形容。接著我們到了郵政總局寄一些明信片,然后再往下走去shopping和搭巴士去別處,不過那個景點我忘記叫什么了。


板障堂
直至傍晚再出來覓食。我們到了板障堂,(我們全日都沒有行程,完全隨興噢)發現這里聚滿年輕人。原來,俗称喷水池的议事亭前地丶板樟堂及水坑尾三个区域,是澳门唯一的公众商业步行区,也是澳门的旅游购物胜地。这里荟萃了大量的品牌专卖店以及多家时尚购物中心,出售各式各样的服装丶鞋类丶化妆品及精品等,也有多间售卖出口成衣的店铺和不同类型的小贩摊档等。商品价钱由普通至高价不等。除了做为购物中心外,这里还聚集了不少特色食店,让游客在尽情购物之余,享受到澳门的地道美食。

我們在那里附近找到一間大炒《大人美食》,就嘗試一下澳門風味的家常小菜吧。窄小的店面坐了幾臺客,我們被帶領著走上很窄的木樓梯,樓上同樣只能容納幾張桌子。通常這些只有本地人熟知,而游客是不知道的食店,就是最正的了。我們叫的椒鹽排骨、羅漢齋和白玉豆腐不記得夾什么了。實在是太太太好吃。鑊氣很夠,價錢也合理:埋單113MOP。不過那里一個阿婆侍應就很黑臉了,倒茶只倒半杯,我爸教他倒滿她還說:“這里全部都是醬的咯。”很不甘愿地倒滿。

其實噢,之前在網上也有聽網友說過,這里的茶到底是給我們洗湯匙叉,還是拿來喝的呢?結果我來了澳門就開始研究,有些人拿來浸湯匙和叉,有些人就拿來喝。但其實是很難喝的吧,我不知道,因為我沒喝。


第四天行程結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並期待繼續收到你的留言 ★ヾ(*´∀`*)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