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

The Lovely Bones 觀后感




多年前的一個中午,在圖書館借了一本《蘇西的世界》,捧回家后看了一章。我還記得當時的自己有被故事內容吸引著,但記不起是什么原因,這本借了許久都依舊讀不完的小說,就這樣歸還給圖書館了。

多年后的一個中午,在偶然的情況下讓我知道了當年看不完的小說,今日已被改編成電影。內容依然是熟悉和不曾忘記的開頭對白:

「我姓沙蒙,唸起來就像英文的『鮭魚』,名叫蘇西。我在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六日被謀殺,當時我才十四歲。我曾短暫地來,而又離去。我祝福大家幸福長壽。」

故事一開始就注定是悲劇。很多人知道《蘇菲的世界》,但不知道《蘇西的世界》,而我,在認識這本書的蘇西時,還未知道誰是蘇菲。

印象中我提過,自己很怕看悲劇,怕被那些催人熱淚的劇情令到我眼鏡起霧,也怕意志消沉一陣子,躲起來不理世事,所以我總有意無意避過這類電影。不過這次,我沒有刻意躲避,因為我想找回當年未看完的小說結果,縱使我知道結果未必是觀眾想要的。

電影拍攝手法比較創意,或者說新鮮。已死去的蘇西總以她一貫平靜的語調敘述自己和身邊所有人的遭遇。這本來會令人覺得看起來黑暗、驚悚、煽情的電影,卻剛好相反。眼睛在觀賞的時候,心情也隨之平靜如湖水,我想,里頭的音樂確實幫了很大的忙。

我以前總說,運用大量電腦特技的電影很假,但這部講述天堂/另一個我們未去過的世界,我覺得導演用電腦特技來點綴畫面反而加分不少,讓人多了一份遐想。誰都沒有去過天堂吧?因此我們都邊看著蘇西,邊盡情幻想。我仿如置身在自己的夢境一樣,寫實得來又十分虛幻,好像已經飄了起來...電影的現實世界和蘇西的天堂世界不斷時空交錯,時而緊湊時而舒緩,節奏拿捏得恰到好處,不瘟不火

全片在平淡的憂傷,親人的愛與悲慟,初戀的感覺,以及僅有的刺激一幕后,緩緩結束。我眼角掉下一顆眼淚,是在蘇西的家人走過傷痛,蘇西決定離去的時候落下。

愛是恒久不變的,不會隨著人的離去而流逝。

The Lovely Bones是我在2010年為止,最喜愛的一部電影。


p/s: 片中女主人翁Saoirse Ronan和我當年看小說那種幻想出來的蘇西很吻合,坦白說,蘇西沙蒙,你真的很美。


故事簡介:

《蘇西的世界》是一個關於生命,以及生命結束後一切的故事。故事從死後世界的角度,觀看一起令人髮指的謀殺案造成的影響,以及一個家庭是如何從悲慟中走出 來,恢復以往的生氣。主人翁蘇西沙蒙,14 歲的她在1973年12月的某一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慘遭殺害。她在死後仍在天上俯瞰她的家人,而殺害她的兇手卻仍逍遙法外。

《蘇西的世界》改編自Alice Sebold2002年的同名小說,并由《魔戒三部曲》奧斯卡獎得主、〈金剛〉和〈第九禁區〉的導演Peter Jackson執導。

官方網站:

英文版 http://www.lovelybones.com/#home

6 則留言:

  1. 说得非看不可一样。
    好,听你的我这就去看。^^

    回覆刪除
  2. 我想了好一陣子,其實說很好看是因人而異的,可能我喜歡的這種節奏你未必喜歡呢,呵。

    這是一部看了不會哭得唏哩叭啦的戲,我真是怕《搭錯車》那種戲了~

    回覆刪除
  3. 可惜马来西亚电影院播放已经错过了。。。。。不过我会找来看。。。。谢谢介绍。

    回覆刪除
  4. 最近我也沒什麼留意戲院播的電影,原來這部有在大馬上映?

    在電視看一樣感染力十足。希望你喜歡啦。

    最近很多電影想看,wish list排得滿滿的,一晚看一部也看不完...

    回覆刪除
  5. 線上看了,不知道是不是螢幕太小感覺不到唯美的場景。

    回覆刪除
  6. 相信大熒幕會比較有feel。但我是用電腦看的,呵我那20寸screen也不大,可能當下的氣氛好。夜裡夠寧靜。

    回覆刪除

謝謝,並期待繼續收到你的留言 ★ヾ(*´∀`*)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