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朋友之道

昨晚看了《Big 4大四喜》4子訪問黃子華。有些想法和感觸。

我雖不像子華那樣,對他們4子的友誼達到這個程度而感到詫異,我絕對相信有些人之間的友情是可以去到這種坦蕩蕩的境界,如家人那般無私付出,不分彼此,最重要是“我們之間幾乎沒有秘密”。但是,我不會是這一類人,可能永遠都不會是。

某種程度上,我應該是子華那類人。我有朋友,幾個老友,不常見面但是我當他們是好朋友,大家發覺好像很久沒見之後,便會約出來喝茶。我們見面的活動只是喝茶,碰觸的話題除了彼此的工作、假日活動、或日常生活之外,頂多還會說說熱門話題,就沒有了。

子華說:“我想我們沒有你們這樣open地去分享,我們很少這樣。”

對著朋友,我有些話是不會說出口的,每個人總有他的秘密。但不分享生命中的一切不代表我不當他們是好友,好友的定義不一定是“上刀山,落油鍋”,也不是喝多兩杯便稱兄道弟,結拜姐妹。

節目裡提到,一些朋友的會好到一見面便互問“最近性生活如何?” 救命~為何會問這些問題?這是子華講的。相信很多人,即使很好的朋友也不會碰觸這類話題,我跟好友就從來不問閨房事。

我甚至,和好朋友也沒有過感動到擁抱的動作。子華被問到是否被好友感動過,他習慣性地將眼珠往上轉,想了片刻,才緩緩道出“沒有”。在這種場合下,被問到這些自己從來也沒有,或者比不上人家那種深厚感情的問題時,感覺是很孤獨的。

其實他不想談這些的,我想。如果我也有機會接受訪問,或上清談節目,我不想變成主角,因為當遇到一些不比別人好的話題時,心裡肯定不是滋味。

結論是,我們這類人多數收埋自己,盡量將心裡不想談的一塊“神秘化”。我想,能與我做好友的,都有這種共識。人到了這個年紀,還有幾個不錯的好友算是福份了,希望大家可以一直好到年華老去。

8 則留言:

  1. 这个叫做自我保留,我想还真的很难不做到这样。

    不能放得太开吧~ 这个也是我朋友曾经对我的一个评语。。。

    回覆刪除
  2. 我见到一些朋友, 会习惯性的来一个拥抱
    但我相信你绝对不希望对你如此
    哈哈

    回覆刪除
  3. dongmen,有些人真的可以的boh,我也看到不少,但我一定不可以。

    做不到是正常的吧?

    回覆刪除
  4. yenjai

    “但我相信你绝对不希望对你如此”??
    >>>>>有時真是佩服你的自信啊。

    回覆刪除
  5. 恩。。。怎么说呢。。。

    这种朋友对我来说,只有在小时候有,然后撞过几次墙就学乖学会自我保留了,然后就戒不了了。

    回覆刪除
  6. joe,你這段話令我想起,我在小學是個對朋友完全付出,從不計較回報,事事自問做到100分的人。但是,撞板幾次甚至十多次後,已經開始築起一面自我保護的心牆了。

    這是每個人的成長階段。

    回覆刪除
  7. “...對朋友完全付出,從不計較回報,事事自問做到100分的人。但是,撞板幾次甚至十多次後,已經開始築起一面自我保護的心牆了。”

    我们都一样,普通朋友可以很多,但是可以让我打开心房谈心的朋友就一个而已。

    回覆刪除
  8. DoRis,我連普通朋友也不多,更多時候只能自己在腦裡想。 不過現在找到了平台,這樣也不錯。

    回覆刪除

謝謝,並期待繼續收到你的留言 ★ヾ(*´∀`*)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