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Noel聊天,她說,我是個積極的人。
我則說,我本來就不是個悲觀的人。
近期在一股無形力量的推動和支撐下,生活趨向一個越來越開懷的境界。日子非得需要很多錢財和名利,而美好的感情生活,家庭的支持、或總有很多朋友圍著左右也應只是附屬價值,然而,自己的心境才是其中關鍵。
不管在任何環境中,工作多麼壓力或者生活有多迫人都好,總有一兩個方法能令自己暫時拋開苦惱,甚至利用這些方法去驅使和激勵自己:“ 轉個念,心境也轉 ”。
黃子華在霎时感动說過,每個人其實都知道,即使處於惡劣環境當中,他並不是最差那個,但他也依然不停地想:“ 我真係頂唔順...我真系頂唔順。” 殊不知,比自己糟糕的人還有許多。
或者有人覺得這樣想無效,別人的處境對自己的問題起不了實際作用。不管別人如何,自己的環境還是差,心情還是未曾好轉。生活繼續好灰,做事永遠不起勁。
“ 那些生活得好的人,從不了解別人也無法體會別人的心情,他們只會叫別人“開心點啦! ”。 然而,誰又未經歷過這些心情?每個人幾乎三不五時就遇上吧,最要命的還是心中那個二五仔只會經常提醒自己不開心的事。
誰令自己這樣,還不是自己。
在這件事上,找一個能支持自己的人,或者喜好,絕對能打敗無助感。如果覺得釣魚有幫助,就去釣魚;覺得和別人聊天可解決,就找個合適的人;也有人認為下廚、種花、做義工都有很大的幫助。
生活不僅止是眼前那片天空,將自己局限在小小的空間自然覺得呼吸困難。
或許最近聽得Beyond的歌太多,勵志的內容充滿著對理想的堅持和信念,那種堅韌不倒的精神已經在不經不覺中滲入腦袋;再加上黃子華一路以來的教誨,信念也逐點逐點在穩固建立。
信仰真的很重要,藉由信仰產生信念,才能支持自己前行。
“近期在一股無形力量的推動和支撐下,生活趨向一個越來越開懷的境界。日子非得需要很多錢財和名利,而美好的感情生活,家庭的支持、或總有很多朋友圍著左右也應只是附屬價值,然而,自己的心境才是其中關鍵。”
回覆刪除30出頭的你竟然有我將近40的境界了,很開心你是那麼的豁達。:D
話說我有個走得蠻靠近的友人,臺灣人,她看上的衣服一件2k美金可以不用考慮就下手去買,但是卻只看她穿過一次;前些日子丟失了一件700美金的burberry羽絨冬裝非得再買一件不可,美國已經沒有存貨最後從倫敦郵購;可以和朋友到法國,日本餐廳每人付100+的吃一頓晚飯,她在物資上卻永遠得不到滿足,總是埋怨錢不夠用;她不能獨處,沒人陪的日子可以看到她一臉的憂鬱,她也承認自己有憂鬱症而且還有自殺傾向!沒有任何嗜好只喜歡花錢買享受,沒有精神寄託所以只能沒天沒夜的工作。。。。。沒有靈魂的肢體我們只能稱他們為殭屍。為甚麼zambie電影一部接一部的還是那麼的受歡迎?其實講的都是現代人的心聲。
很多人不想過zambie的日子可是卻放不下物資的誘惑,其實更多時候是因為喜歡和別人“比較”,還有愛慕虛榮的結果,不是嗎?
回阿静:
回覆刪除这还不都是英、美国(别介意)传播的资本主义的后果了
鼓吹:没钱就没出息
无论什么,都是钱字出头
父亲节、母亲节,也认为买个礼物就是孝顺
情人节,去烛光晚餐就是浪漫
(其实,别人煮的晚餐在那么昏暗的灯光下又哪里会浪漫?)
什麼30出頭??我沒有到30, ok?
回覆刪除其他的遲些再回來聊天~~先彈琴咯
是咯~~是咯~~,我心情常常很漂亮,好像星星亮晶晶,看到螞蟻路過時,還和他們打招呼、say hello 呢。ヾ(*´∀`*)ノ
回覆刪除我看到世上普遍有兩種人,一種是怕被人笑話,結果活不出自我之人。人有我亦要有的虛榮心、人無我更要有的傲慢心、活在別人的世界裡,需要他人認同才會快樂,迷失了自己純善之心,實在悲哀哎~~
另一種人則是非常自我之人,眼裡只看到自己想看的,嘴裡只說自己想說的,明明也只不過是天空一小片雲、人群裡的一丁點兒,卻把自己當神來拜!
所以啊,我最喜歡小丑,刻意愚弄自己讓人笑話!別人的開懷大笑,就是自己的快樂泉源,能自“愚”娛人者,其人非同凡響也。
你說的這兩種人都是悲哀的角色吧,“看到的只不過是天空一小片雲,人群裡的一丁點兒” >>>喜歡你這說法。
回覆刪除懂得自嘲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非同凡響的,我想你也是這種人吧?
Jean,看到你說豁達,讓我又想起了子華勸說過:“豁達一點,我們做人不要太執著。”
回覆刪除有40歲的心境?其實這些東西是不是只有年紀大了才會想到的?年輕人想不到嗎?
你說得很對,喪屍生活和物質上的誘惑息息相關,要過好一點的生活就要付出好多代價,包括人生那短短最美好的黃金20或30年。
較早前我在報章看到一則文,已經開竅不少。文提到說,為什麼要盲目打拼,老了才享受;而不能邊打拼邊享受呢?享受不是指你朋友那種愛慕虛榮,所謂享受是讓心靈得到富足,追尋夢想或純粹做做自己想做,喜歡做的事。
看了我的回复,恐怕又有人想說:有了家庭你就不能/不得/不會這麼想啦!哈
錯料咯,我不是什麼智慧的人,其實是上面提到過的螞蟻,路過此地而已啦... :P
回覆刪除醫生,我們不能怪洋人,在他們的生活中沒有禪學,所以只能盲目的跟著眼睛看到的鼻子聞到的耳朵聽到的走,他們的生活是很現實的吃喝玩樂這些只有錢能夠提供的享受,他們是早把自己賣給了信用卡公司的可憐蟲。
回覆刪除如果你淨說洋人也不對,看看我們自己的國家的人民不也被感染了?甚至聖誕節是天主基督徒的節慶也一洴慶祝了,你認為有這個必要嗎?
儀,其實心境不是年齡可以衡量的,更重要的應該是經歷。我上面講的朋友比我還大上兩歲呢!還不是一樣像個20來歲的思維。
我不知道自己的思想是不是已經到了萎靡的狀態還是知足?我抱著今日不知明日事的心態生活就如同今早有酒今早醉的態度,完全沒了規劃,因為一直應證計畫趕不上變化的命運變數!D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