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兩種商家

在采訪商家時,通常都會遇上兩種表現極端的業者。

商家之中,有些非常歡迎記者的采訪,另外一種則表現抗拒,甚至一問三不答。

歡迎記者采訪的業者,均抱著“記者為商店免費宣傳”的想法,既有機會上報,又不必付費,簡直是求之不得;但另一方面,也有一種看見記者便三緘其口的商家,他們普遍上認為記者在新聞內“加鹽加醋”,進而影響商店在市場上的價值與消費者的印象。

前幾天遇上的一名業者,就是屬于第二種類的業者了。當我向那名業者提出介紹讀者一些店內較特別的圣誕禮品時,她立即便拒絕了,并要我到別家去訪問。如果換了第一種類的業者聽到我的要求,必定十分開心,因為有報紙可以為他們的店免費宣傳特別的圣誕禮品。但我感無奈的不是她的想法,而是她不友善的態度。

有些業者在未確定記者的身份前,是不會受訪的;而有些在確定后更鐵定不接受訪問,原因是他們可能售賣不法商品。

又有一次,前往采訪有關新春賀歲專輯時,一名業者因店內售賣翻版光碟而擔心記者的采訪目的,最終變成他訪問我而不是我訪問他。

要讓民眾改變對記者的看法真的是一項挑戰。

4 則留言:

  1. 喂。。。不是一开始就学过了吗?
    记者这个职业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了。
    记者不站在官方那边,也不站在人民那边,他们是夹在中间的边缘人。
    难听点说,基本上记者的角色很像通常在警匪片里出现一下子给警察线索的那些蛇仔明们,也就是警察的线人。
    记者对于人民也是线人的功用。
    戏里的线人总是被警察殴打一餐然后才提供情报,记者则是被人们臭骂一顿然后报道事实。

    回覆刪除
  2. 记者这角色的确不好当

    很多时候两边不讨好

    无论如何,别因为这些事情影响过节

    祝你圣诞节快乐

    回覆刪除
  3. joe,我知道,但我們知道不表示其他人知道啊,寫出來給大家看下,順便釋放一下也未嘗不是好事。

    ------
    “戏里的线人总是被警察殴打一餐然后才提供情报,记者则是被人们臭骂一顿然后报道事实。”
    ------
    什么啦,講到我們醬...不講的打到出血也不會講的,這要看是誰了。

    回覆刪除
  4. eric,也祝你愉快。很久沒見你過來了。
    這是我早前寫的,不會影響心情的,呵。

    回覆刪除

謝謝,並期待繼續收到你的留言 ★ヾ(*´∀`*)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