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慢爬行的蝸牛也會有厭倦的一天吧?但爬得快不表示前面的路一定很美好。
早前STPM和SPM陸續放榜,一如以往地前往拿資料,要訪問成績最好的那幾個,全校及格率等等,沒有不同。之后,又如去年一樣,隔了數天,就要開始做一些“落榜生何去何從”的報導,讓這群邊緣考生知道“社會沒有邊緣化他們”。
說到這里,我不期然想起,自己在念書那段時期也和這些邊緣考生一樣,傷心得死去活來。寫新聞時猛提醒自己不要放太多私人感情下去,到最后還是免不了站在落榜生的立場去寫這篇報導。
很多人說,考不好不是表示世界末日,很多人都認同,包括我。你試站在一個學生的立場來看事情:學生唯一的責任是念好書,考好試,可是他未達到目標,這個身為學生唯一的責任也做不到?如何不失望?他覺得自己好失敗。
無法適當地調節心理,就很容易深陷無法翻身。
以電訪方式訪問了專業的輔導老師。老師侃侃而談,專業的談話好幾次令我將自己身份漸模糊,化身為落榜生。盡管現在的我,經歷了許多年之后已經深深明白“成績不是一切,A更不可以保障未來”,但沒經過老師的一番話,落榜生可能沒辦法明白箇中道理。
“考得好對自己固然是一種肯定,將來的路走得更順暢;考得不好也不代表考生質數差或看不到將來,只可以說他的專長不在那里。既然自己的專長不在那裡,就要開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路,肯努力拼命就肯定有出路。”
---------------------------------
最后,老師跟我說,“沒有失去,就沒有得到。”
你今天想得到一樣,就要先放棄另一樣,這得看你是否舍得現在的一切。沒有取舍,就沒有得失,道理是這樣沒錯。
這是我向她提到自己想中途出走,到其他地方體驗不一樣的生活,但又不想失去現在擁有的,包括工作時,她這么對我說。我想我明白的。
谢谢
回覆刪除非常实际的劝告
有嗎?呵其實我只是忠于自己的想法,將所學或體驗的點滴記錄下來。
回覆刪除謝謝!歡迎常來